沈敬东 用幽默勾勒现实
沈敬东的处理方式和心灵滤镜,让他的作品总是散发着幽默感。在幽默、诙谐、揶揄、反讽中,各种小事大事和很多沉郁悲愁,都被化解为童话、喜剧般。用沈敬东自己的话说就是:童话里,连坏人都是可爱的。人生再艰难,总要活下来。与其悲悲愁愁、凄凄苦苦,不如轻轻松松、玩玩笑笑。幽默感如此重要,因为它是苦涩难捱人生里的减压阀和润滑剂,让人卸掉重负、轻装上阵。更何况,万古长空一朝风月,世事转眼成空,幽默感如果能化解诸般烦扰,人生可以一笑而过。
把苦涩处理为甜蜜,让痛苦转为欢快,如此这般可以让情绪空间张力满满,很多活性因子在其中涌现、起伏、穿梭、转换,复杂流变,而且因人而异,让观者开放地感受和解读。这也是一种灵巧的美学策略:人的本性是趋于轻浅、爱慕甜美的,沈敬东用轻松欢快的卡通趣味,让被现世压力包抄着的观者乍看时就被吸引,靠拢过来释压减负,但他的作品又重新把观者拉回到难以逃避的现实世界里。这是奇特的迂回,像七彩缤纷的虹彩药丸,如甜蜜糖果般诱人品尝,但舔完表层的糖衣后,露出难以下咽但又必须应对的艰涩内核。他营造的形色氛围貌似弥漫出轻柔温馨的云上空间,凑近后发现里面还是那个坚硬的、苦涩的、忧伤的、悲凉的甚至充满很多无解问题的现实世界。
和让人逃避、坐忘现实世界的作品相比,沈敬东的作品提示观者:既然身处现实世界,人是无处可逃的,谁也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。但他的作品和现实世界之间毕竟有很多差异。品咂这些作品的表皮和表皮之下,对照这些作品之中的人、事和作品之外的实况时,相当复杂的感受会被搅动起来,沈敬东的巧妙之处浮现出来了:用强烈的感官魅力诱发观者开放自身的感受力和思索,但他自己却并不给出明确答案。
这种巧妙来源于含混暧昧:表皮尽可能轻浅简化和甜美莹润,包裹着难以逃避的坚硬冷酷、难以排遣的沉重苦涩、难以化解的粗粝尖锐、难以滋养的干瘪枯萎……这种相互矛盾、表里不一、正话反说、反话正说,大幅度扩张了感受空间和思索领域。至于观者能在其中感受到多少、思索了什么,这取决于感受力的敏锐度和人生经历的深度、知识结构的丰富度。而艺术家本人的含混暧昧,给人灵巧如蛇之感——既不是,也不是;但又好像既是,也是。就像沃霍尔既天真坦诚又老辣狡黠地反复说:“我的画面就是它的全部含义,没有另一种含义在表面之下。”“我的画从来不是我所想要的那样,但是我已经习以为常。”“我的作品完全没有未来,这我很清楚。只需几年时间,我的一切将全无意义。”
这种含混暧昧、相互矛盾的表达方式,也是一种黑色幽默,以炫丽的印象出现。当表皮和内里难以兼容却被糅合到一起后,发酵出充满不确定性的奇怪趣味来,五味杂陈、百感交集,却又左右摇摆、起伏不定。沈敬东微妙调节着这种趣味的趋向和尺度,让人在难以捉摸的莫衷一是中反复玩味。
肉身是有限的、低能的,但又是被赋予灵性的,不同趋向的能量在心灵中随时冲突对撞着,时而空虚时而充实,时而浅薄时而深刻,时而无情时而大爱,时而封闭时而开放,时而刚硬时而柔软,时而放任时而自省……让人体会着人性之复杂,以及由此导致的世道之复杂、处境之复杂。窥见人心世道的真相后,人们往往仰天长叹,机敏、豁达者会选择用笑声来化解心中块垒,用轻松甜美、幽默风趣来润滑乃至支撑着,笑中带泪,苦中作乐地一路前行,途中穿梭或死磕,直面或绕道,随机应变,随遇而安。沈敬东的这些幽默的卡通化作品,就是生动的一例。
2017年 沈敬东故事(燕山大学秦皇岛) 2016年对话(贵阳红星美凯龙)
2016年 国际玩笑 沈敬东个展(韩国清州工艺美术馆,中山博览会特别展区,北京艺术国际美术馆)
本次展览由俄罗斯莫斯科艺术家国际艺术基金会、中国美术年刊、歌雅艺术联合策展,将在多家主流媒体线上平台展出(微信公众平台、今日头条、网易艺术、搜狐新闻、一点资讯等……)

